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第十八屆締約方大會將于2019年5月下旬在斯里蘭卡召開。12月19日,國家有關部門集中審議了我國待提交給締約方大會的國家提案。
2017年,在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支持下,國家瀕科委啟動了與沈陽師范大學李丕鵬教授,國家瀕科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張正旺教授的共同合作,研究特定物種是否符合CITES公約附錄列入標準。研究評估了我國特有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的野生種群狀態和貿易數據后發現,該物種滿足公約附錄列入標準,將白冠長尾雉列入公約附錄有助于追溯國際貿易的標本來源,保護我國野外種群。對我國特有的兩棲有尾類動物生存狀況的研究發現,瘰螈屬、疣螈屬和棘螈屬動物滿足公約附錄列入標準;另外發現我國分布的10種瞼虎中有部分物種甚至滿足公約附錄I列入標準,其主要國際貿易目的為寵物收藏,越南分布的瞼虎也面臨類似威脅,為確保獲取標本不會威脅瞼虎物種野生種群的生存,需要監管其國際寵物貿易。
附錄修訂國家提案的撰寫以物種保護為前提,力爭做到科學客觀、立論準確、論據翔實、論證充分。在與其它締約方的協作中遵循獨立自主、合作共贏原則。基于前述研究,國家瀕科委辦公室起草了五份我國待提交公約締約方大會審議的公約附錄物種修訂提案。形成了三個中國、越南和歐盟代表27國的三方共同提案。提案遵照公約決議的格式要求,提供了有利于國際履約執法的附件信息。在提案準備過程中,瀕科委辦公室充分發揮了國家瀕科委委員和專家的智庫力量,得到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所、成都生物所、昆明動物所、北京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等院所高校的諸多專家的支持。
在部門審議會上,國家瀕科委常務副主任蔣志剛研究員代表中國科學院,將包含有五個附錄修訂國家提案的存儲盤鄭重遞交給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國家瀕管辦)吳志民司長,至此,國家瀕科委辦公室順利完成了此次國家提案的起草。國家林草局國際司孟憲林司長指出,本次提案準備,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近十年公約締約方大會以來,我國履約機構積極參與公約進程和附錄修訂最深入的一次。中國作為提案國所貢獻的科學信息和對特有物種保護的關注彰顯了我國大國責任,對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和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和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杜衛國副主任作為審議專家出席了會議。
如果提案獲得通過,全球的瘰螈屬和疣螈屬動物將獲得與2016年公約締約方大會上中國提案列入的香港瘰螈同等的保護地位,中國和越南分布的13種瞼虎及未來可能發現的隱種也將獲得國際保護,我國特有的鎮海棘螈、高山棘螈和白冠長尾雉的保護也將獲得更多國際協作。
附: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是聯合國框架下的政府間國際公約,目前有183個締約方。公約將受到或可能受到貿易威脅的動植物列入附錄,通過監管附錄物種標本的國際貿易避免這些物種的野外種群滅絕。CITES公約每2-3年舉行一次締約方大會,第18次締約方大會將于2019年5月23日至6月3日在斯里蘭卡科倫坡舉行。此次提交的國家提案最晚將于12月24日提交給CITES秘書處,有待于CITES第18次締約方大會討論和通過。
國家瀕科委辦公室
2018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