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了《關于實施“三大工程”進一步支持和服務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的編制情況和主要內容等。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宇蕾發布政策并表示,將通過實施“三大工程”、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健全工作機制等三方面17條措施,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引導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增強核心創新能力、提升規模經濟效益,提升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能級。
2021年,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2.76萬家,位居全國各城市首位,據高新技術企業年報數據顯示,總收入6.56萬億元。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科技部指導下,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以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為契機,聚焦高新技術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訴求,把握階段性發展特征,會同20個委辦局和各區、經開區,在廣泛調研和深入討論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
首先,北京市將實施“筑基擴容”“小升規”“規升強”“三大工程”。一是通過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服務體系、引導市場機構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培育、深入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試點,推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精簡流程、材料、時限等措施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發展潛力的企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二是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支持服務體系和加大對“小升規”企業支持力度,支持一批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和一定的規模經濟效益;三是做好對“規升強”企業的跟蹤服務,支持“規升強”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綜合實力和經濟貢獻的高新技術企業。
其次,大力支持創新要素向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強化融資、人才服務保障,支持拓展產品市場渠道,完善空間和用地供給,優化創新要素配置,著力為“小升規”“規升強”企業做大做強提供精準支持。
第三,加強工作組織實施,用好信息技術手段,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督導,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全流程監管,確保政策措施落實落細、見到實效。
《若干措施》聚焦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穩定優質企業在京發展兩個目標,強調政策的導向性、全面性、實用性和精準性,通過對1619家企業調研走訪,逐條提出企業“看得懂、用得上”的支持舉措,綜合運用財政、金融、人才、市場等政策資源,通過市區聯動提升精準化服務水平,助力企業“應享盡享”“免審即享”“直達快享”。
高新技術企業是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軍,是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若干措施》聚焦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痛點和堵點,為企業帶來更多政策紅利,進一步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