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審批提速更“快辦”。聚焦工程建設項目環評全生命周期,探索“麗企辦—管家式”審批服務,建立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儲備項目、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審批“三本臺賬”,通過“主動上門+云會診”模式,“管家式”服務解決武警特色醫學中心等項目環評難題30個,助力打通“卡點”環節;針對環評手續雜、周期長等特點,在全市首次啟用多個立項“一本報告報審、一次受理評審、一個環評批復”的“麗企辦—打捆式”環評審批模式,金鐘街片區綜合開發市政配套工程項目批復時間由6個月縮短至2個月,為項目落地裝上“加速器”。
二是服務升溫更“易辦”。創新企業投資項目“麗企辦—填空式”模板服務,聚焦房地產開發、市政設施工程等高頻項目,結合投資類型、政策要求、項目特點等關鍵要素,分類制作16個高適配模板,變“問答式”為“填空式”,服務愛思達復合材料、聯東華明二期等235個項目實現項目信息快速擬定、網廳自助申報、快速完成備案。開設“麗企辦—客服式”咨詢熱線,成立集約化客服中心,整合歸并各窗口8條熱線至1條熱線,動態更新涵蓋389個政務服務事項的業務素材庫,解答企業群眾咨詢7500余人次。
三是數字賦能更“智辦”。拓展“麗企辦—自助式”審批應用場景,打造集誠信查詢、自主申報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自助服務區,建成智能化制證中心,實現92類證照、決定書、批復文“一口出證”,覆蓋企業群眾日常辦事需求;拓寬政務服務“麗企辦—不見面”渠道,“無紙化”審批724件醫師護士執業注冊、變更事項,同步探索適用范圍拓展至公共場所衛生許可、二次供水等高頻事項領域;創新竣工驗收線上服務模式,開發受電工程智能云驗收功能,運用AI技術實現缺陷自動識別和智能診斷、下發驗收意見,推動政務服務“智”“質”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