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科技局公布了2019年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重大創新團隊項目清單,蘇州康多機器人有限公司申報的“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創新團隊項目榜上有名。與此同時,該公司的微創手術機器人(產品名:內窺鏡手術系統)還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醫療器械審查辦公室組織的相關審查。據悉,本輪創新醫療器械審查全國僅通過兩項,該產品為江蘇省唯一一項。
走進蘇州康多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多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員正在給一臺微創手術機器人做最后的調試和檢測。只見他戴著3D眼鏡坐在一個操作臺前,手握操控桿,對著屏幕像玩3D游戲一樣正進行縫合手術的模擬實驗。一旁的機器人同步用3個機器臂對一塊硅膠仿生皮膚做縫合任務。其中,兩條器械臂用持針鉗夾住彎鉤狀的手術針,靈活地在“皮膚”創口附近穿梭,而這一系列精細的動作都被第3條機器臂上的3D攝像頭實時記錄反饋。
據了解,康多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是一種多機械臂的腔鏡微創手術機器人產品,包括醫生控制臺、多臂機器人系統、多自由度手術微型器械、高清3D視覺系統等產品及相關輔助設備??刀喙究偨浝韺O玉寧介紹,機器人的機器臂共具有11個自由度。其中,兩條器械臂可以裝配包括剪刀、電鉤等在內的15-20種末端手術器械。整個系統采用“主從”操作模式,在3D視野下,醫生可以立體觀察病灶位置,通過操作“主手”操作桿令“從手”機械臂帶動手術器械快速精準隨動,有效破除了人類手、眼的生理極限,提升手術操作范圍和靈巧度,實現機器人腔內精準手術。
孫玉寧說,目前康多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的技術成熟度已達到了國際標準且國內領先水平,其機器臂構型、控制器、主從控制算法等核心技術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機器人輔助微創外科手術逐漸成為趨勢。不過,國產手術機器人領域卻處于空白狀態。200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杜志江帶領團隊開始進行手術機器人課題研究。2014年,該團隊在蘇州科技城成立康多機器人有限公司,對此前的研究成果進行轉化。目前,康多公司在醫用輕量化機械臂、醫用微機械設計與制造、醫用伺服控制等方面具有核心技術和獨創成果,已申請國家專利140余項。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先后獲得高新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及江蘇省“雙創”領軍人才等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還可搭載互聯網實現遠程精準手術。隨著全球5G網絡的不斷推進,該系統將進一步推動遠程醫療事業的發展。今年1月,康多公司與北京301醫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聯通福建分公司等在福州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5G遠程外科手術動物實驗,為今后5G遠程外科手術的實施提供了條件。醫生和實驗人員在福建聯通的5G實驗室內用手術機器人操作端,遠程操控康多公司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為50公里外醫院內的實驗動物實施肝小葉切除術,并通過視訊終端與手術室保持聯系。整個切除過程不到10分鐘,手術創面整齊,出血量極少。術后,動物的生命體征穩定。
孫玉寧透露:“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意味著我們公司的產品能更快地進入醫療市場服務百姓,我們也正在繼續研發新產品,希望能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把中國的微創手術機器人推向全國,推向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