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武漢經開區推出《人才強區戰略3.0》,即人才強區政策“黃金十條”,從人才引育、服務配套、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和保障機制等方面,以更高眼界、更大力度謀劃對各類人才的政策支持,實施更便利、更有效的引才、留才舉措,為推進武漢經開區建設人才集聚新高地,打造全國產業創新集聚區提供政策保障。
“黃金十條”是2019年實施的《人才強區戰略2.0》的“升級版”,聚焦區內重點產業領域和社會民生領域,從人才引育、服務配套、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和保障機制等方面出臺了10條實施意見。“黃金十條”含金量更高、普惠面更廣、突破性更大、操作性更強,為武漢經開區高質量實施車谷人才“百千萬”工程(引育百名“領軍人才”、千名“高層次人才”、萬名“科技人才”),以更高眼界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進一步提高車谷對人才的吸引力,以人才集聚帶動產業創新發展,為車谷產業轉型升級和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此次推出的“黃金十條”具有“精準、靈活、完善、健全”等特點,人才類別覆蓋更精準,用才體制機制更靈活,人才服務配套更完善,人才工作機制更健全,充分體現了武漢經開區吸引人才的誠意。
針對武漢經開區產業發展,“黃金十條”體現了開發區的人才政策大手筆,通過“一事一議”、最高一億元的定制化政策支持,面向全球引進戰略科技人才及團隊;重點引進創新能力或成果轉化能力強,有重大發明創造或技術革新,能推動我區重點產業發展的產業領軍人才,連續三年給予與人才年收入匹配的資金資助;對來區創新創業的行業高端人才,給予創業投資或創新資金資助,累計最高1000萬元;支持青年人才來區創業,對具有創新性、示范性的創業項目,給予最高30萬元創業支持;對在生產一線直接從事技術指導、技術管理、技術操作,創新能力強的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
對管理、服務類人才的支持也是力度空前,首次將重大項目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納入政策支持范圍,對評定為杰出高管人才的,參照個人貢獻程度,給予最高500萬元個人獎勵;重點扶持科技服務人才,對金融、投資、人力資源、律師、財稅、知識產權、管理咨詢等機構有多年工作經驗或相應資質的入選人才,給予最高50萬元個人獎勵。
“黃金十條”特別提出實施青年人才“春筍行動”,采用普惠制政策鼓勵博士、碩士、“雙一流”本科等優秀青年人才來區創新創業、留區購車購房;設立“車谷獎學金”,探索與“雙一流”大學合作,支持大學生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活動,獎勵優秀大學生創新型人才,為落實好“人才人口倍增行動”加強政策保障。
比如,對全日制博士給予最高15萬元生活補貼或購房補貼,最高1萬元購車補貼,對全日制碩士、“雙一流”本科畢業生分別給予最高6萬元、3萬元購房補貼,最高6000元、3000元購車補貼,設立1億元中國車谷獎學金,與“雙一流”大學合作,支持大學生來區創新創業。
“黃金十條”專門出臺“人才安居”保障實施辦法,對到該區的人才購房、租房給予補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籌建、運營人才公寓。
對符合條件引進、培育的國家、湖北省、武漢市、武漢經開區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租住人才公寓的,免三年租金;大學生租住人才公寓,博士研究生按實收租金的100%、100%、70%給予補貼,碩士研究生按實收租金的100%、80%、60%給予補貼,本科畢業生按實收租金的80%、60%、40%給予補貼。
高層次人才在區內購房,可獲購房補貼。比如,對在武漢經開區企業全職工作,入選國家、湖北省重大人才計劃的高層次人才,在區內購買首套增量商品住宅,可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購房補貼,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實際購房金額的50%。但享受購房補貼的高層次人才須承諾在取得不動產證書后3年內不上市交易,限制期限內確需交易的,購房補貼應予以退還。
“黃金十條”還提出,將進一步優化升級人才服務配套工程,為人才提供家屬隨遷、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租購房、健康醫療、公共文化等方面的優質服務,著力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