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血量
我們在做動物實驗時,每個技術人員在掌握不同動物的采血方法的同時,應熟悉動物的總血量(尤其是循環血量),如此既能確保動物健康,又能在一定時間內可采集的血液量應限定在一定范圍之內。 不同實驗動物血液樣本的采集量需依賴于其循環血量計算出參考數據。相同物種實驗動物的循環血量也會因動物品種、性別以及采血方法等不同而表現出一定的差異,表1列出了藥物安全評價試驗中常見實驗動物品種的循環血量平均值及范圍。

采血量
在動物進行采血時應考慮動物福利問題因素,尤其是當采血量達到限值時,動物的生理變化會影響實驗數據的解釋和有效性,例如動物的活動量、心率、呼吸頻率等等。但在短時間內,采血過量可能不會表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在毒性試驗中,不推薦單次采血量超過循環血量的15%。另外如果采血速度過快會導致動物失血性休克,這時候建議改為少量多次采血,避免失血性休克最終死亡。表2列出了單次采集和多次采集不同比例循環血量后動物的建議恢復時間。

有些動物實驗需要多次采血,例如毒代動力學或藥代動力學試驗,這類試驗采血可能到循環血量的20%。但需要注意的是,采集大量血液會導致血液動力學變化,并可能影響藥物半衰期的計算。通過補充血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失血過多,但卻不能完全消除大量失血的影響,所以不建議在非治療目的實驗中實施此類操作。
不同于多次采血,實驗結束后的終末血液樣本采集往往會在動物實驗結束后安樂死時實施,因此可以不考慮失血過多對后續健康的影響。根據表2的數據,為避免干擾實驗動物生理參數,很容易制定出推薦的動物血液采集量,詳見表3。隨著血液分析技術及儀器設備的進步,更多的在嘗試并使用微量采血及分析技術,極大地減少血液樣本的采集量,進而也提升了被試實驗動物的福利。

采血位點
一些因實驗要求而必須采取的特殊位點血液樣本采集,如舌下采集、截尾采集、眼球后采集和心臟采集等方法會導致動物產生較大的應激反應,建議在麻醉狀態下對動物進行血液樣本采集。部分試驗需要對單只動物進行多次血液樣本采集,為減輕采血操作對動物的影響,需依據不同的實驗動物選擇不同的采血位點,表4列出了不同品種動物的推薦血液樣本采集位點。

美鳳力借多年的大動物經驗,堅持以“務實求真”為宗旨,累計為4000多家客戶提供品質大動物臨床前服務,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如果您有動物試驗、臨床培訓、組織病理、大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產品注冊科研課題等...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17312606166 ,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 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