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上午,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推薦、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主持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主要草原區有害昆蟲多樣性調查(編號2019FY100400)”項目中期執行情況檢查會議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召開。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調研處李笑寒項目主管、國家林草局科技司郝育軍司長、宋紅竹二級巡視員、項目主持單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喬格俠所長、項目檢查專家組組長陳宜瑜院士、檢查專家國家林草局草原司宋中山副司長、王卓然二級巡視員、國家林草局生物災害防控中心閆峻正高工、中國農業大學彩萬志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張澤華研究員,項目跟蹤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張帆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吳東輝研究員以及財務專家科技部經費監管中心陳濤高級會計師出席了會議。
項目中期檢查專家在聽取了匯報之后,查閱了項目的執行情況報告及經費使用情況,向項目負責人質詢有關問題,并對項目和課題的工作進行了點評,對項目取得的各項研究進展、克服疫情影響堅持工作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的管理模式表示了肯定。檢查組認為,該項目按照任務書計劃開展工作,完成了原定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對全國主要草原區開展了系統的野外考察,調查范圍涉及了內蒙古、新疆等19個省(自治區),共采集昆蟲標本42.4萬余號(份)、組織樣品9370份;已制作完成的草原害蟲標本共計82223號,完成了1130種草原害蟲的分類學鑒定工作;已獲得387種草原有害昆蟲的DNA條碼4387條;對已鑒定的標本開展數字化整理,構建了標本、物種、DNA條形碼數據庫,已錄入8萬余條標本數據,以及4387條DNA條形碼數據;拍攝生態、生境照片共計3790張;協助有關司局編制完成了《全國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和《全國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術方案》,相關文件均已正式印發至全國各省級草原防治機構;已有5名博士生和16名碩士生順利獲得學位;發表研究論文27篇,制訂地方標準1項,申請發明專利2項,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項。項目組織管理有力、高效,按照上級部門要求按時召開項目啟動會議、年度總結會議和中期檢查會議,向項目管理及推薦單位報送項目進展通訊69份,并及時報送年度進展報告。項目成果加深了對全國主要草原區有害昆蟲物種組成的認識和資源掌握,為項目后續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國家林草局部署草原害蟲防控提供了科學依據。
專家組希望項目能夠認真采納各位專家提出的意見,深入挖掘分析已有的數據,做好各類型草原有害昆蟲多樣性及動態發生的總結工作,通過接下來的兩年時間,做好標本的鑒定、數字化整理、數據庫完善等工作,同時在項目的執行過程中注意經費使用的管理,在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務于國家需求和科學研究。
國家林草局科技司郝育軍司長做了總結講話,郝司長充分肯定了項目組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認為該項目在基礎研究與國家需求相結合方面具有明顯特色,對專家組和項目組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希望項目邊研究邊應用,加強調查數據應用,更好地支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監測預警工作,并表示將繼續加強對該項目的支持和幫助。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李笑寒項目主管代表李加洪主任和王祎處長,對動物所和林草局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希望項目能夠按照專家提出的意見認真修改執行報告,同時在項目最后的兩年執行期內做好各項工作計劃和安排,特別強調了要注意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管理,保證經費使用的合法合規。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喬格俠所長代表項目牽頭單位感謝科技部、國家林草局等主管部門和專家對該項目的支持和幫助,并表示動物研究所將一如既往地為該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必要條件的保障。


美鳳力借多年的大動物經驗,堅持以“務實求真”為宗旨,累計為4000多家客戶提供品質大動物臨床前服務,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如果您有動物試驗、臨床培訓、組織病理、大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產品注冊科研課題等...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17312606166 ,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 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