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2018年學術年會于3月30日-31日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舉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聶常虹副書記(主持工作)、趙勇副所長、朱江處長應邀出席了會議。參加本屆學術年會還有剛剛換屆的第六屆學術委員會。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由15名學術委員組成,康樂院士擔任委員會主任。
3月30日上午,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康樂院士主持,他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實驗室經過不懈的努力,在評估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相信在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實驗室將實現更大的突破。趙勇副所長宣讀了實驗室第六屆學術委員會名單,戈峰主任向新一屆學術委員會成員頒發了聘書。
聶常虹代表動物研究所向會議的召開以及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實驗室在近幾年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原創性成果的產出、團隊和人才建設方面取得的長足進步給予了充分肯定。聶常虹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這恰恰為實驗室創造了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契機,該室及時根據國家戰略調整了學科布局,承擔“兩減”和“生物安全”重點研發計劃,通過不斷加強技術集成,創新應用模式,為保障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聶常虹強調,在激烈的競爭下,實驗室更要以“高起點,高要求,高目標”要求自己,在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著眼于發揮自身特色,不斷凝練優勢,引進領軍人才,培養青年人才,建立激勵機制,帶動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引導高影響力文章的產出。以實際的科研成果積極踐行“出創新成果、出創新人才、出創新思想”的科技戰略使命。
戈峰主任代表實驗室向學術委員會進行了年度工作匯報:2017年,實驗室新爭取各級項目和課題56項,合同經費總計7639.9萬元。在研項目177項,總到位經費6324.7萬元,國家級以上項目和課題占58.2%,科學院項目占33.5%。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共發表SCI論文108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36篇。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發表SCI論文60篇,平均影響因子為3.83。實驗室在一系列高影響因子的刊物上發表論文,包括ISME JOURNAL 1篇,PNAS 2篇,ELIFE 3篇。獲發明專利3項。隨后,實驗室20個研究組分別向學術委員會報告了研究組的基本情況、主要研究方向、重點研究的工作、特色與優勢、取得的主要研究進展和未來可能產生的突破等。
31日上午,學術委員會評審了本年度結題及新申請的開放課題。并重點針對實驗室未來的發展規劃提出一系列建議:
1)在學科布局調整的基礎上,增強各研究方向的關聯度,形成高度凝練的有機整體;
2)擴大實驗室體量,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利用實驗室運行經費支持實驗室重點發展的方向,引進重點人才;
3)不盲目追隨評估指標的指揮棒,應長期保持實驗室在蟲害鼠害控制應用領域的特色和優勢;
4)擴大開放課題的資助力度,促進有影響力論文的產出。根據學術委員會的建議,實驗室戈峰主任表示,實驗室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和進步,這些都離不開主管部門的各級領導、學術委員會的指導和實驗室全體同仁的支持。未來在機遇和競爭并存的時代背景下,實驗室將創新激勵機制,引導重大成果產出,積極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推動應用成果轉化,擴大開放課題資助力度,引領國內相關領域發展。經過一天半緊張高效的工作,本屆學術年會圓滿閉幕。
供稿:任珊珊
美鳳力借多年的大動物經驗,堅持以“務實求真”為宗旨,累計為4000多家客戶提供品質大動物臨床前服務,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如果您有動物試驗、臨床培訓、組織病理、大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產品注冊科研課題等...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17312606166 ,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 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