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簡稱“港中大”)發表消息稱,港中大醫學院聯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首次利用豬模型,成功進行了遙距磁控內窺鏡手術,并取得胃壁活組織。這項跨越9300公里距離的手術,分別由香港手術室的醫生負責現場監督,來自瑞士蘇黎世的團隊經控制臺遙距操作。
該研究有望能為偏遠地區的病人爭取更快的診斷和手術治理,尤其是缺乏相關醫療專家或服務的地區。相關成果于近日發表于《先進智能系統》。
據介紹,該研究由港中大醫學院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合進行,研究團隊在香港的手術室手術臺旁邊放置了一部伺服器電腦,通過有線網絡連結名為“Navion”的可臨床使用便攜式磁性導航系統,以及可磁控的內窺鏡兼整套機械人系統。在蘇黎世的手術控制臺上,操作員通過可提供實時數據傳輸的網絡傳輸協定“WebSocket”,與位于香港手術室內的機械人系統溝通。
在這次研究中,蘇黎世的操作員通過當地電腦控制香港手術室內的內窺鏡,同時通過視頻監督過程。術后X光影像顯示,系統使用的磁控內窺鏡能夠在豬模型的胃內完成“后屈”。“后屈”作為內窺鏡檢查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大幅度屈曲是磁性內窺鏡的一大挑戰,成功“后屈”反映研究團隊克服了操作限制,并能夠如標準設備般于體內流暢地移動。該研究中,團隊順利通過系統取得足夠體積的胃壁組織進行活檢。
港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詩瓏表示:“通過該平臺,經過訓練的護士甚至可在專家遙距指導下執行所需程序。隨著內窺鏡技術的普及化,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消化道癌癥患者有望能獲得更快的診斷和治療。”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械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Bradley Nelson補充道,“我們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繼續將相關技術擴展到更多方面,除了癌癥篩檢的內窺鏡檢查外,還可應用于消化道的其他器官、神經血管系統,以及進行胎兒手術等。”
港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表示,通過建立一個機械人平臺網絡,遙距手術能大大提高醫療服務的普及性,促進全球外科專家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交流合作。此次港中大醫學院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合研究,不只為推動醫療技術創新提供了一個合作平臺,也彰顯了兩所院校的專業實力,將研究轉化至臨床應用,為病人福祉帶來重大貢獻。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isy.202400522

瑞士團隊遙距操作位于香港手術室內的磁控內窺鏡手術系統 港中大供圖
美鳳力借多年的大動物經驗,堅持以“務實求真”為宗旨,累計為4000多家客戶提供品質大動物臨床前服務,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如果您有動物試驗、臨床培訓、組織病理、大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產品注冊科研課題等...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17312606166 ,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 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