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上海藥物所 “藥學前沿承嘏講壇”第五十九講在承嘏廳舉行。北京大學姜長濤教授應邀作了題為“腸道菌源酶在代謝性疾病中的作用”的專題報告。藥物所李佳所長主持報告會,藥物所包括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中科環渤海(煙臺)藥物高等研究院和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在內的200余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線上線下參會。
在代謝疾病背景下,腸道菌源酶作為潛在治療靶點逐漸受到人們關注,姜長濤首先介紹了菌群介導的膽汁酸轉化是器官互作的關鍵機制和共性機理,由此提出了代謝性疾病腸治的新理論;其次介紹了腸道中的解木聚糖擬桿菌通過尼古丁代謝酶NicX降解尼古丁,從而改善吸煙誘導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接著他進一步提出腸道菌源宿主同工酶的新概念,并基于酶活的腸道菌群同工酶篩選體系發現其普遍性和多樣性,其中代表性的菌源二肽基肽酶4(DPP4)可以降解GLP-1,進而誘導糖耐量異常。同時發現宿主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無法有效抑制菌源DPP4的活性,從而降低西格列汀的臨床治療效果,進一步篩選到特異的菌源DPP4抑制劑。最后,姜長濤指出,未來需要將基礎發現的研究成果積極推入臨床轉化,并強調了原創性研究的重要性。報告結束后,師生們就菌群篩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李佳所長為姜長濤教授頒發了講壇紀念證書。
姜長濤,北京大學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基礎醫學院副院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從事腸道共生菌與免疫相關代謝性疾病的研究。他提出“代謝性疾病腸治”新理論,發現菌源DPP4、BSH等多個代謝性疾病干預的新靶標。近5年在Science、Nature、Nature Medicine等雜志發表SCI論文2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7項。曾獲得科學探索獎、北京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中國青年科技獎、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樹蘭醫學青年獎、北美華人糖尿病學會青年科學家獎等。
本期講壇由上海藥物所主辦、原創新藥研究全國重點實驗室和生命過程小分子調控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

北京大學姜長濤教授作承嘏講壇專題報告

藥物所師生參加專題報告會

藥物所李佳所長為北京大學姜長濤教授頒發講壇紀念證書
(供稿部門:原創新藥研究全國重點實驗室;供稿人:丁寧、劉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