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損傷會因軸突再生有限而引起永久性的神經功能障礙,損傷依賴性和非依賴性的機制能為神經元再生提供重要的見解,然而,支持神經再生的共同點目前仍然難以確定,與神經元再生能力相關的轉錄組數據集的比較分析結果揭示了晝夜節律或許是最顯著富集的途徑。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Metabolism上題為“Thecircadianclocktimetunesaxonalregeneration”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晝夜節律鐘(生物鐘)或能調節機體軸突的再生和修復。
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在坐骨神經損傷的小鼠模型中,背根神經節(DRG,dorsalrootganglia)感覺神經元具有內源性的分子時鐘,或能優化軸突的再生;此外他們還闡明,利用諸如鋰等時間活性藥物或能促進軸突的再生,這些藥物目前在臨床用于治療人類的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研究結果或為科學家們利用時鐘相關療法和定時神經康復策略來治療外周神經系統(PNS,PeripheralNervousSystem)損傷的患者鋪平了道路。

生物鐘或能調節機體的軸突再生并修復損傷。
圖片來源:CellMetabolism(2023).DOI:10.1016/j.cmet.2023.10.012
研究者FrancescoDeVirgiliis博士說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生物鐘或能調節軸突的再生,而且我們還能通過重新定向利用鋰(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時間活性藥物)來挖掘這一機制從而促進軸突的再生;更重要的是,相關研究發現還提出了時間療法和神經康復用于改善機體神經修復的概念。
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分子時鐘或能微調感覺神經元的再生能力,同時研究人員還提出了影響時鐘通路的化合物或能作為一種治療機體神經損傷并促進其修復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