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AA)簡稱再障,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綜合征,通常由多種病因導致,其特征表現為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造血能力降低,臨床癥狀包括貧血、出血以及感染等。再障發生的病因不明,目前認為可能與放射線、藥物使用、病毒感染及遺傳有關。
人群中AA發病主要見于青壯年,15~25歲和60歲以上為兩個發病高峰期,且男性發病率略高于女性。臨床根據骨髓衰竭情況和病程進展分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急性再障和白血病死亡率占血液系統疾病的90%以上。近期調查顯示,我國年再障發病率約0.74/10萬人口,急性及慢性再障發病率分別為0.14/10萬人口和0.60/10萬人口。
AA動物模型構建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免疫介導方法和混合方法。評估指標主要包括全血細胞、網織紅細胞減少,骨髓象三系血細胞減少。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放射性疾病課題組采用電離輻射和免疫介導結合的方法誘導了小鼠AA模型。BALB/c小鼠接受5.0Gy γ射線(60Co源)全身照射,4h后經尾靜脈輸注DBA/2小鼠的胸腺細胞懸液,15天后檢測各項指標。
與對照組相比,AA模型組小鼠WBC降低70.2%(P<0.05),PLT降低39.4%(P<0.05),RBC降低19.9%(P<0.05),HGB降低17.0%(P<0.05),Ret降低30.4%(P<0.05)。

AA模型組小鼠骨髓有核細胞計數較對照組低51.84%(P<0.05),Gr-1 、Ter-119 、CD11b 細胞比率均低于對照組(28.52%,P<0.05;75.63% ,P<0.05;10.22% ,P>0.05);AA模型組CD5、B220細胞比率高于對照組(51.28%,P<0.05;78.21% ,P<0.05)。

CD11b+細胞百分比在各組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但AA模型組CD1b+細胞的絕對數值低于對照組57.7%,這表明AA模型組小鼠骨髓三系細胞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小鼠。AA模型組小鼠骨髓單核細胞中CD5+細胞和B220+細胞百分比高于對照組,提示骨髓中淋巴細胞比例增高,可能是骨髓中出現了較強的免疫反應所致,與相關研究報道相符。
該AA小鼠模型在外周血常規檢查、骨髓細胞計數及分型等指標均符合AA動物模型的要求,與臨床AA患者各項指標相符或相近,證明模型構建成功。
該模型信息已提交到國家動物模型資源共享信息平臺(簡稱信息平臺),信息平臺致力于實驗動物資源與疾病動物模型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信息的集成與共享,更好的服務于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助力于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歡迎廣大科研工作者通過信息平臺進行咨詢。我們歡迎致力于實驗動物領域研究的各位專家在我們的平臺分享您的研究成果,也歡迎各位專家在我們平臺開展動物模型相關技術的討論和研究!
參考文獻
張恒; 王月英; 吳紅英; 李德冠; 王小春; 路璐; 常建輝; 翟志斌; 孟愛民. 再生障礙性貧血小鼠模型的免疫學評價,中國實驗診斷, 2011.15(9):1421-142
信息平臺介紹:
信息平臺(https://www.namri.cn)在對我國動物模型、實驗動物資源及相關信息進行系統采集和整理的基礎上,構建涵蓋實驗動物資源開發、鑒定和評價、應用,以及動物實驗專屬試劑和儀器設備、基于動物實驗的科技外包服務等我國實驗動物領域權威的數據信息庫,為國內外從事實驗動物領域相關研究機構提供實驗動物模型、資源及相關信息數據查詢、供求單位需求信息發布和詳細資料展示等一站式服務,推動我國實驗動物領域信息共享,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研究目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