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許麗霞、于君、李曉星等人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發表了題為:Personalized drug screening in 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of biliary tract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成功構建了一個膽道癌患者來源的類器官(BTC PDO)庫,并證明了患者來源的類器官(PDO)可以預測膽道癌患者的化療反應。該研究還評估了BTC PDO的表型和遺傳特征,并證實了類器官和其相應的腫瘤組織之間的一致性。特別是,BTC PDO表現出與它們相應的原發腫瘤亞型相似的組織學特征和蛋白表達。因此,BTC PDO適合于體外的癌癥研究和藥物反應評估。
該研究還建立了一個強大的PDO藥物篩選系統,證實了不同膽道癌患者來源的類器官(BTC PDO)對化療藥物的反應不同。此外,這種不同反應在小鼠膽道癌PDO異種移植物實驗和膽道癌患者的臨床反應一致。因此,BTC PDO可作為預測膽道癌患者對化療反應的有效工具,有望為膽道癌患者提供新的臨床決策支持工具。

膽道癌患者對化療的反應各異,而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預測膽道癌患者對化療的反應。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活體膽道癌類器官庫,從82個腫瘤中生成了61個與原發性膽道癌組織具有相似組織學和遺傳學特征的患者來源類器官(PDO)。

研究團隊通過RNA測序,分析了類器官培養成功或失敗的膽道癌組織的分子特征,結果顯示,干性和增殖相關基因表達增強的膽道癌腫瘤組織更容易形成類器官。
接下來,研究團隊使用臨床使用的化療藥物對上述膽道癌患者來源的類器官(PDO)進行了個性化藥物篩選。正如預期的那樣,這些膽道癌PDO對吉西他濱、順鉑、5-氟尿嘧啶、奧沙利鉑等常用化療藥物表現出不同的反應。 在小鼠中進行的膽道癌PDO異種移植物實驗,進一步驗證了PDO的藥物篩選結果,并在92.3%(12/13)的實際臨床緩解的膽道癌患者中得到了證實。

總的來說,該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個膽道癌患者來源的類器官(BTC PDO)文庫,并證實了其可作為個性化化療藥物篩選的有效工具。該研究還鑒定了不同化療藥物反應的BTC PDO的基因表達特征,并建立了預測膽道癌患者化療反應的基因表達譜,有助于為個性化膽道癌患者選擇有效化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