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是第20個世界慢阻肺日
今年的主題是健康呼吸,無與倫比。

慢阻肺是個啥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最普遍的癥狀就是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其中慢性咳嗽和咳痰常常先于氣流受限多年而存在。隨著病情的逐漸惡化,日常生活會變得非常困難,簡單活動時也常常需要竭力呼吸。除此之外,慢阻肺還可以導致全身的不良效應,包括全身炎性反應和骨骼肌功能不良。慢阻肺晚期出現肺動脈高壓,進而產生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及右心衰竭。

慢阻肺患者日常生活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1. 立即戒煙。吸煙是導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險因素。煙草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可以直接損傷呼吸道黏膜,使氣道分泌和滲出物增多。因此戒煙是預防、阻止慢阻肺發生和進展的關鍵措施,也應避免二手煙的吸入。

2. 生活規律,勞逸有度。一定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到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睡眠,不可做力所不能及的勞動。
3. 保持良好心情。 患者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做到樂觀豁達、寵辱不驚。
4.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誘因,因此,慢阻肺患者在寒冷季節或天氣突變時,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受涼。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室內要保持適當的溫、濕度,這樣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以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一旦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應盡快就醫治療,控制或消除感染。
5. 堅持適當的運動。運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以舒適、不覺疲勞為度。一般情況下可以進行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中老年健身操;如果肺功能狀態較好,運動量可以適當增加,如爬山、游泳;對于肺功能嚴重受損者,即使做縮唇呼吸操也算是鍛煉。

6. 呼吸鍛煉。長期堅持做簡易呼吸操鍛煉,如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既能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又有利于對大腦的血氧供應,促進大腦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
腹式呼吸
體位:站、立、坐、臥皆可,但以躺在床上為好。方法:仰臥于床上,松開腰帶,放松肢體,思想集中。由鼻慢慢吸氣,最大限度的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變。當吸到不能再吸氣后,再用嘴巴緩緩呼出氣體。一吸一呼掌握在15秒左右,即深吸氣(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氣(回縮肚子)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鐘。

縮唇呼吸
吸氣時,由鼻子吸入氣體,每次吸氣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氣片刻再行縮唇呼氣。
呼氣時縮攏嘴唇呈吹哨樣,每次呼氣持續4到6秒,然后用鼻子輕輕輕輕吸氣。要求呼氣時間要長一些,盡量多呼出氣體吸氣和呼氣時間比為1:2。


大鼠 脊椎動物門、哺乳綱、嚙齒目、鼠科、大鼠屬。在 19世紀早期,大鼠開始用于科學實驗,19世紀后期,科學家開始進行大鼠品系間雜交、觀察毛色和行為的遺傳規律,并培育出多種大鼠品系、經過一個世紀的積累,目前已經培育了300個近交系大鼠和一部分封閉群大鼠,總的品系數量近400個。我國常有的大鼠有 SD 大鼠、Wistar 大鼠、BN 大鼠等。由于大鼠溫順、學習能力強、體型適中、取材方便等,一直是生理、行為、代謝、神經、毒理等研究最常用的實驗動物。
參考資料:
[1] 2021-11-18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微信公眾號《世界慢阻肺日 | 不能不知的“慢阻肺”》.
[2] 2021-10-13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微信公眾號《秋天的腳步近了,警惕“沉默的殺手”—慢阻肺》
[3] 秦川.實驗動物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