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7月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對美國牛群中傳播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表征,揭示了該病毒在哺乳動物中的感染和傳播特征。
研究表明,這種病毒能通過奶牛的奶傳給小鼠,同時也能通過鼻內暴露感染小鼠和雪貂,而且能進入被感染動物的乳腺。
2024年春季在美國奶牛場發現的牛流感是首次報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在牛群中暴發。之后又有報道稱在不同畜群中發現了該病毒的傳播,并在包括人類的其他哺乳動物中發現了感染跡象,提示公共衛生風險上升。
研究人員推斷,乳腺感染和受污染的擠奶設備參與了奶牛間的傳播,而且在受感染奶牛的奶中發現了病毒,但牛H5N1的基本特征一直不明確。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YoshihiroKawaoka和同事表征了從美國新墨西哥州一頭受感染奶牛的奶中分離出的H5N1病毒。
研究人員測試了該病毒如何復制并在小鼠和雪貂(用于研究哺乳動物流感的兩種常見動物模型)中致病。這種病毒被證明能系統性傳播,包括能傳播至兩種動物的乳腺。他們還發現,更早版本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有這種情況,該病毒未在牛中發現,說明乳腺感染可能是之前哺乳動物感染這些禽類病毒的一個被忽略的特征。
新的研究還觀察到該病毒能夠通過被感染的哺乳小鼠傳給它們的幼崽。研究人員測試了雪貂的呼吸液滴是否會引發病毒傳播,并發現這種路徑的傳播能力有限。
研究人員繼續研究了受體結合并發現牛H5N1能和禽樣以及人樣唾液酸受體結合。這種雙受體結合特異性并未在更早傳播的H5N1病毒中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