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是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發生于易感動物的自身免疫病,主要特征為中樞神經系統(CNS)血管周圍單個核細胞浸潤和白質脫髓鞘,其病理變化與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類似。
由于MS樣本不易獲取,因此EAE動物模型是研究MS病理過程、發病機制的重要工具,在臨床神經免疫學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MOG35-55(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誘導的EAE模型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動物模型,用于MS等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與評估相應的藥物藥效。在這個模型中,實驗動物通過注射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來誘導產生EAE,這些蛋白片段模擬了MS中認為的自身抗原。
構建MOG誘導的EAE模型并利用其進行藥效評估通常涉及以下步驟:
1、實驗動物的選取:選擇合適的品系,通常是易感于EAE的近交系,如C57BL/6小鼠。
2、免疫誘導:將MOG與佐劑(如完全弗氏佐劑,CFA)混合后,注射到動物體內。還會添加PTX(Pertussis Toxin)等輔助成分以增強免疫反應。
3、臨床評分:在注射抗原后,定期對動物進行臨床評分,監測其行為和運動障礙。評分系統通常包括對癱瘓嚴重程度的評估。
4、組織學評估:在實驗結束時,通過組織學方法(如HE染色、LFB染色)檢查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炎癥和脫髓鞘情況。
5、分子生物學分析:利用RT-qPCR等技術檢測相關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了解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6、數據統計分析: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確定MOG誘導的EAE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7、治療干預實驗:在模型建立后,可進行各種治療策略的測試,如免疫調節藥物、抗炎治療等,以評估治療效果。
南模生物現推出EAE小鼠造模服務,部分實驗結果如下:
按照標準方案使用MOG誘導,小鼠在致敏后7-14天發病,表現出明顯的EAE癥狀,陽性藥芬戈莫德在該模型中表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
Fig2. MOG誘導EAE模型的體重變化及臨床評分
Fig3. MOG誘導EAE模型典型病理染色結果及組織學評分
Fig4. MOG誘導EAE模型中脫髓鞘的病理染色結果及LFB評分
Fig5. MOG誘導EAE模型脊髓中mIL17和mIL1β的表達情況